子宮肌瘤 ——外治法調理更具優勢

徐平:
中經堂特聘專家
中國中醫科學院特邀專家
上海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教授、博士生導師
上海中醫藥大學“徐平名師教研室”名師
中經堂特聘專家
中國中醫科學院特邀專家
上海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教授、博士生導師
上海中醫藥大學“徐平名師教研室”名師
子宮肌瘤號稱“婦科第一瘤”,30歲以上婦女發生率超過20%,而40~50歲女性發病率最高,可達50%~77%。
擺脫手術和藥物,經絡外治法更能祛除子宮肌瘤的“根”
絕大多數女性在中經堂調理子宮肌瘤的過程中,會發現其功能反射區,特別是臀部這一塊,在做刮痧或者走罐的時候,一般會出現很大一部分痧包來,如果沒有將匯聚毒素垃圾的痧包刮出來那么效果也會不盡其然,刮出痧包待其消退后肌瘤也會慢慢消失。
根除子宮肌瘤,打開下焦氣血循環通道,調理內環境是關鍵
針對子宮肌瘤的調理,最主要的就是疏通經絡,暢通氣血,以保證胞宮恢復其正常功能,同時達到消瘀散結的目的。中經堂采用手法從頭至腳,暢通三焦氣機,將胞宮毒素病氣推散至腹股溝處排出,然后配合經絡環刮痧以及臟腑推拿,將肝脾腎經、沖任二脈疏理開,并在腰骶部找到子宮全息部位,運用特殊手法進行刮拭、閃罐并在瘀紫處刺絡放血,最后結合太極懸灸引氣歸元,多技共施,幾次調理之后便會發現有一些血膜樣的包塊隨著經血排出來,月經逐漸恢復正常,去醫院檢查會發現子宮肌瘤明顯縮小或消失。
很多子宮肌瘤與腰椎1、2節錯位有關
中經堂專家指出很多情況下子宮肌瘤或卵巢囊腫,是由腰椎的1、2節引起的,脊椎錯位位置與疾病發生的部位一一對應,如果子宮肌瘤在左邊,那么腰椎1、2節就會向左邊錯位。
很多女性往往也采用刮痧的方法調理子宮肌瘤,而且痧也刮出來了,但為什么就沒有效果?那是因為沒有把痧包透出來。通過正脊刮痧,從表面把里面的病氣刮出來,在刮表面的時候,皮膚毛孔在擴大,里邊的病氣就透出了,聞一下就會感覺味道非常的臭,病情越重的話就會越臭,味道就像臭雞蛋一樣。
刮出痧包不代表肌瘤會消散
正脊刮痧調理后,它里面的東西沒有了,但外面的“殼”還在。很多人在中經堂調理過后還是覺得心里不舒服,覺得肌瘤還在,于是去開刀拿掉,但拿出來是一個皮一樣的東西,里面的病氣、病毒等都排出去了。其實肌瘤的外殼是在慢慢變小,最后消失,這需要一個過程。
案例分享
多發性的小肌瘤,外治法調理效果非常好
多發性小肌瘤與肝氣郁結直接相關,是全身性的癥狀,光靠手術及用藥很難祛除根源,而利用中醫外治法從經絡入手大方向疏通結合郁結點針對性調理,做到局部及整體兼顧,效果就更加顯著了。
【手術切除子宮肌瘤1年后又長出新的,最大的30*25mm】
有位顧客,手術切除子宮肌瘤1年后,醫院體檢發現又長了好幾顆,最大的30*25mm。
后到中經堂調理,專家體查發現,其小腹冰涼,下肢腎經上多硬結,屬典型腎虛生寒,調理時腰骶部拔罐,拔出一些類似膿性物的東西;配合培元艾灸,客人感覺到身體先是冒涼氣,然后冒熱氣,調理半個月后,痛經明顯改善;兩個月后檢查,肌瘤減小最大的也縮小到10*8mm,伴隨癥狀基本消失。
【子宮肌瘤大的4.6*5.3cm, 小的1*0.8cm,結婚近6年沒有懷孕】
某客人,起初肌瘤只有1.7*1.8cm,3個月增大至4.6*5.3cm,還多了一個小肌瘤1*0.8cm,平時伴痛經、月經量多,結婚近6年也沒有懷孕。
到中經堂調理,膀胱功能區罐象為青紫色,多提示宮寒,平時痛經、腹痛怕涼。調理以暖宮散寒為主,采用肝膽經、任督二脈經絡環刮痧,調動全身氣機;腰骶砭通術、懸灸,加強溫通作用,調理后客人明顯感覺穴位有寒氣冒出,堅持調理1個月后檢查,大的變為2.1*2.7cm。3個月后,肌瘤全部消失,并且已經懷孕。
大于5CM的子宮肌瘤要加大調理劑量、多管齊下
子宮肌瘤超過5cm就已經達到了手術指征,這時候調理難度相對較大,尤其是對于一些血供比較好的人,化瘀過程中血液循環加快,如果沒有足夠的調理劑量及多角度的調理方案及時疏通排泄,很容易錯失調理時機,甚至使其生長更快。
【子宮肌瘤7cm,月經量少,血塊較多,顏色較深】
一位顧客,子宮肌瘤已經達到7cm,經中經堂專家辯證為氣血虧虛,伴嚴重的氣滯血瘀,多與肝、脾、腎等臟腑關系密切,調理時,針對肝、脾、腎三臟的重點處理。以補氣血、通瘀滯為主,因其肌瘤較大,要求保證每周三次的調理頻次,同時配合專家搭配的飲食及內養功、辟谷養生功法,一個月后去檢查,肌瘤縮小近2cm。
上一篇:子宮肌瘤術后為什么會復發? 下一篇:男人要養腎必練“外腎”